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此次《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 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推广新能源车,作为形成低碳交通运输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规划》提出, 2025年底全市公交车(除预留应急运力外)、巡游出租车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智慧”是解决未来交通发展的关键。为此, 《规划》提出推动高层次科技创新和智慧交通发展。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未来成都交通将更智慧,《规划》聚焦一站式、个性化出行服务,试点打造跨方式、跨区域、多模式一体化公众服务场景。持续推广停车场智能化升级改造,完善成都市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充分挖掘既有停车设施资源潜力,实现停车预约、共享、支付等多种便捷服务。推进成德眉资都市圈、成渝双城联程客运“一卡通”和“一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