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出炉 将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之城

时间:2022-08-19 来源:锦观新闻

从市文广旅局获悉,我市重磅发布了《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对我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科学谋划,描绘出了宏伟蓝图。《规划》指出,到2025年,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和全省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的引领辐射作用全面增强,城市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增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三城三都国际美誉度、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人文成都更加彰显中华文明、巴蜀魅力、时代精神,世界文化名城彰显新魅力。

 

13章节全面梳理成都文化广电和旅游发展路线图

《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成都未来五年文化广电旅游工作、不断开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指南。

《规划》分为发展基础、总体要求、优化完善空间和产业布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传承弘扬天府文化、打造广电视听发展高地、高水平建设世界文创名城、高标准建设世界旅游名城、高品位建设国际音乐之都、构建现代文旅市场体系、加强对外交流与传播、筑牢文化广电旅游发展生态保障、保障措施13个章节,全面梳理了成都文化广电和旅游发展的路线图

2020年文创产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0%

新文创活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市文广旅事业发展繁荣向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引领社会风尚,博物馆体系更加健全,博物馆数量全国第二、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全国第一;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健康发展制播体系日益完善。

文创产业实现突破,成为重要支柱产业。2020年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805.9亿元,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0%。新文创活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为国内手游第四城,诞生了以《王者荣耀》《哪吒》为首的现象级手游,电竞产业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且具有较大潜力。

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次达2.8亿,总收入突破4663.5亿元,接待入境游客381.4万人次,分别较2015年增长46.6%129%65.8%。旅游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GaWC 世界城市排名从第188位跃升至第59位。国际音乐之都建设初具影响。建成城市音乐厅、四川大剧院、露天音乐公园等室内外大中型演艺场所37个,推出了平乐、白鹿等特色音乐古镇,音乐主题酒吧等小型演艺场所突破1000个,全市各类专业演艺场馆达60个,座位数突破40000座。2020年全市音乐产业产值达501.71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文商旅体融合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五个显著增强描绘蓝图

成都将打造十大文化遗址公园

《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市历史文化传承力将显著增强,将打造出东华门、邛窑、宝墩等十大文化遗址公园,争创1—2个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一批国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公共文化服务力显著增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100%达到国家一级馆,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之城和世界博物馆强市,引进国际国内精品舞台艺术、美术展览等年均增长20%,形成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均衡协调和社会多元参与的公共文化发展新格局。

文旅产品供给力显著增强,力争接待游客总人次年均增长12%,入境游恢复正常后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年均增长8%,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成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和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提供核心支撑。

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以上,音乐及其相关产业年产值实现突破性增长。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设施、服务质量、市场管理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6%,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天府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天府文化内涵得到深度挖掘和大力弘扬,大熊猫、大遗址、青城山一都江堰、成都美食、三国文化、诗歌文化、时尚都市等具有天府文化特色标识的国际识别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热门推荐 好物优选 新品速递 平台客服 expand_less顶部
headset_mic在线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到17:30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东大街下东大街段199号睿东中心D座

邮编:610042

电话:028-86755869(前台客服)028-85552377(网站运营)

Copyright©成都市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运营:成都华鼎智胜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903674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