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智慧碳中和公厕”
市民在天府农博园选购特色农产品
这个周末,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成为市民的热门打卡地。在天府农博园,众多精彩的展览展示活动吸引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感受这个秋天丰收的喜悦。
农民艺术周
展示传统技艺、手工绝活
还未走近,游客便被五彩斑斓的主展馆、金色的稻田所构成的壮美画面倾倒,纷纷以此为背景拍照留念。而主展馆中三个设置了展览展示活动的展馆,最热闹的非2号馆乡村振兴馆莫属。无论是“金秋消费季”中展示的来自全川各地的特色农产品,还是“农民艺术周”活动中展示的农业传统技艺、手工绝活,都令参观者大开眼界。
在峨边县小凉山彝族刺绣的展位,彝族群众身着民族服饰,向参观者介绍这些刺绣作品:“我们忙时农耕,闲时刺绣,当地的农民普遍都会这个手艺……”在绵竹年画的展位,设展的画家告诉好奇的游客,作为全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很多题材都是庆贺丰收、国泰民安。在一个秸秆画展位,游客被一幅主题是袁隆平的画作吸引了,“用秸秆作画,主题又是纪念袁隆平,这样的作品跟丰收节太切题了!”大家对着画作议论纷纷。
金秋消费季
汇集各种优质特色农产品
同在2号馆的“金秋消费季”汇集了各种优质特色农产品,牛肉干、玫瑰茶,各种水果、蔬菜、茶叶等,吸引了许多喜欢“逛吃逛吃”的朋友。记者看到,很多展位都设置了试吃环节,游客可以挨个品尝,觉得好吃还可以购买,现场随处可以听见游客的感叹:“这种橘子真好吃,酸甜适度。”“这种茉莉花茶清香扑鼻。”“蘑菇做的饼干味道很特别。”“这种牛肉干吃起太有嚼劲了!”在小金特色农产品的展台,还有一位主播正面对摄像头推销小金的玫瑰制品和小金苹果。
据了解,本次农民艺术周活动共有87个展位,来自四川省20个市(州)的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传承人带来了传统美食、传统调味品、传统服饰、手工制茶、传统酿酒、民间手工艺品六大类共88项技艺。“金秋消费季”设置了80个展位,参展企业推出一系列实打实的消费举措,开展农产品促销,激发市场消费活力,让城乡居民共享丰收喜悦。
“智慧碳中和公厕”首次亮相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天府农博园正式向公众开放。现场除了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外,还有首次亮相的一款“黑科技”产品——“智慧碳中和公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纷纷前来体验这座神奇的高科技公厕。
让许多市民最不解的是,公厕也没见冲水,竟然没有异味,也没有蚊蝇!“我们采用的‘无下水道厕所技术’。”据公厕研发单位——中云汇(成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平胜林介绍,该公厕利用5G新基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太阳能、氨氮回收、二氧化碳捕捉、蚊虫捕捉、生物降解等先进技术,做到无水冲、无异味、无污染,彻底颠覆传统水冲公厕模式,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实现全球领先。
那么,污染物都去哪了?转到公厕背后,打开排污口,工作人员将处理后的废渣收集起来,“这些就是农业生产中非常好的有机肥。”平胜林表示,按照循环发展理念,粪便通过生物降解与高温消杀,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最终可直接转化成有机肥料,3-6个月才清运一次。可广泛运用于农业种植、花卉施肥、土壤改良等农业场景,真正实现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