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这是成都现代工业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融入科创新城建设赢得的2022年“开门红”。放眼整个郫都区经济发展,也同样是一条亮眼的上行线——全区GDP增长6.5%,增幅全市第六;固投增幅18.6%,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30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88亿元,本年投资计划104.66亿元。”谈起项目投资的数据,郫都区发改局相关人士面带喜悦,围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夯实重大项目支撑,形成大抓项目浓厚氛围,1至3月全区累计完成投资31.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9.91%,超时间进度4.91个百分点。
一季度飘红的成绩单背后,与郫都区对未来发展的深远谋划和全区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密不可分。去年以来,郫都区围绕“科创高地、锦绣郫都”目标定位,锚定“一心两廊三片”总体布局,集中精力实施科创兴城、工业强区、乡村振兴等“六大战略”,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4亿元,跻身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绿色发展百强区,入选赛迪全国百强区,位列第88位。
科创兴城 培育崛起腾飞新动力
春日阳光下,走进以菁蓉镇为核心的科创新城,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喜来登酒店已开门迎客,菁蓉滨湖湾等高楼林立,菁蓉湖、清水河生态艺术公园热闹非凡;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区域节点标志性项目成都智算中心建设进入试运营,蜀新大道站TOD项目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在“三隧一互通”工程项目成灌高速(五环路及望帝路)节点交叉工程现场,大型机械忙碌作业,正在进行保通便道的土方开挖、障碍物清除、水电气讯迁改……
固定资产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项目建设则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主要支撑指标。今年以来,郫都区围绕“科创高地、锦绣郫都”总体定位,形成了一批区级重点项目推进清单,同时坚持项目挂图作战机制,明确时间节点,倒排项目工期,实行周研究、月调度、季检验,加快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我们重点推动科创新城园林酒店、三馆一中心、科创大道等首批项目共计64个,总投资838亿元。”郫都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投资力度加大的同时,对于科创新城未来发展的路径也更加明晰。“我们将打造双创3.0版,实现双创基地向科创高地跃升。”科创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菁蓉湖片区规划建设一个高品质、专业化的创新孵化空间,集项目孵化、科技金融、公共技术平台等功能于一体,以专业化的科创服务促进产业集聚规模扩展、能级提升。
同时,郫都区还将从“三个着力”入手,打造科技创新体系,培育科创新城新动能。
着力建强创新平台。依托国盾融合创新中心等创新资源,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平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建成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33个,攻克高磁导率磁性基板、高级射频芯片模组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设四威科创基地、东方氢能产业园等9个创新平台,国盾融合创新中心、世强硬创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中心6月底前竣工验收。
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校地企合作机制建设,发挥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作用,在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建设高校产业园、大学生科技园、科创社区,挖掘“5G通信用关键材料与器件”等高校专利成果101项,推动智能硬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50余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着力营造科创氛围。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为契机,布局科技馆、博物馆、音乐馆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和科创医院、科创中学、科创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66个,推动城市品质和形象整体提升。编制科技创新应用场景规划,实施数字商业示范街区、城市未来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场景示范工程,打造科技展示、体验和消费场景,推动智能生产、品质消费、科幻文创、绿色生活、智慧治理等场景交互融合。
建圈强链 夯实转型发展新支撑
工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脊梁。为牢牢抓住这一核心,郫都区将大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坚持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攻坚大会战,推动电子信息、氢能、川菜、影视文创等产业建圈强链,加快郫县豆瓣等领域企业上市,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市场主体,为做强“增长极”提供强劲支撑。
走进“绿色氢都”重点项目东方氢能产业园,扑面而来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塔吊林立,工人忙碌作业,一排高耸的灰色钢结构已经安装完成。“项目拟建设西部氢能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导入四川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打造氢能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中心、应用示范中心,积极引入产业上下游企业,构建燃料电池核心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企业集群,助力‘绿色氢都’建设。”东方电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势加透博洁净动力有限公司、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优质企业已签订入园协议。
围绕氢能产业链,引育链上企业。目前,郫都区聚集氢能产业链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20余家,形成了制储运加(深冷股份、液空厚普、金星石油、氢捷动能)、燃料电池系统(东方电气、锋源科技)、燃料电池整车(成都客车、天路通)等主要环节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链,掌握了膜电极(东方电气)、电堆(锋源科技)、双极板(东方电气)、压缩机(液空厚普)等核心关键技术。
中国川菜产业城力争到2022年培育3家细分产业“链主”企业,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效协作的“生产企业+基础配套+公共平台”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建成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主体活力强、协同效应强的特色产业集群,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
成都影视城将主动承接四川省影视产业“一核多极”极核定位和成都世界文创名城重要承载地功能,准确把握影视产业数字化、工业化发展趋势,大力发展超高清视频、科技幻想等细分领域,促进影视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快抢占数字影视、数字文创等未来产业制高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群,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现代化影视新城。
力争到2022年,全区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其中影视城核心区达到35亿元);到2025年,全区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其中影视城核心区达到50亿元),进一步打响“成都智造”“成都出品”影视品牌,基本建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影视基地。
办赛营城 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
可爱的熊猫车头,“你好”“成都”等宣传标语分布在车辆的四周,各类“黑科技元素”融入车辆安全保障中,为赛事提供安全屏障——不久前,20台郫都造新能源“大运车”交付大运会车辆保障单位,作为赛事期间运动员、教练员等群体的赛事用车使用。后续还将有380辆新能源“大运车”陆续交付,为大运会服务。
大运会之于一座城市,在城市功能完善、生活品质提升、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都大运会郫都赛区担负击剑馆、西南交大排球馆、西华大学排球馆3个场馆赛事承办工作。“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郫都区正以大运会为契机,聚力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
在总体发展目标之下,郫都区将加快推进犀浦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推进安德、德源等10个街道(镇)文体活动中心场地设施建设,合理布局147个社区(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面提升全区体育设施承载能力。
城市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城市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在位于郫都主城区南北大道与望丛中路的交汇处、地铁6号线蜀新大道站附近,蜀新大道站TOD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吊塔旋转,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其间。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配套建设以及提升城市消费能级的重要载体,项目建成以后还将为市民带来光谱森林、电流广场等景观节点,并提供社区居住服务场景和商务服务场景,植入多元化的商业业态和消费场景,丰富居民生活。
在郫都区妇幼保健院迁址改建项目现场,医院门诊楼、住院楼主体硬件设施已全部安装完成,工人师傅们正在抓紧最后收尾工作。作为全区唯一一座妇女儿童专科医院,郫都区妇幼保健院在全面投入运营后,将打造待产、分娩、恢复三位一体的集成化产房,突出高科技、人性化、回归自然的生产方式。
乡村振兴 打造城乡融合新标杆
“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战旗村入口处,这8个醒目的大字让郫都区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更高层面的乡村振兴?如何以乡村振兴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去年12月,郫都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全力打造以“科创点亮乡村”“文旅点亮乡村”等为主题的东林片区、战旗片区等“八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位”的决策部署。
优化资源,创造集成优势,聚焦农民集中居住、土地规模经营、产业高质带动“三大任务”,加快连片规划编制,集成推进土地股份化、村庄社区化、服务均衡化、农业现代化、集体经济实体化“五化工作”,打造战旗片区、汉姜片区等“八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位”,牵引形成“五大振兴”统筹推进的郫都区五彩锦绣田园和大美乡村公园。
具体而言,郫都将依托豆瓣庄园和棋田片区,培育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补齐豆瓣原材料短板;东林片区德源稻蒜现代农业园区、棋田片区安德天府水源地现代农业园区将争取完成市级园区升星工作;古城片区将以粮经复合规模生产示范园为基础创建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战旗片区则将依托现有食用菌生产基地创建区级现代农业园区;汉姜片区将规划打造“园艺博览+农业体验”的园艺博览体验园,农科片区规划打造“川派盆景+林下种养”的林下经济示范园,青杠树—春天花乐园—影视城连片规划打造“影视文创+花卉种植”的美丽文创经济示范园。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位于郫都区安德街道棋田片区的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片豆瓣庄园,将依托中国川菜产业城的产业基础和成都平原都江堰精华灌区优厚的生态本底,通过三产提升一产的附加价值,拓展二产的研发、展示、销售、培训、周边服务等非生产功能载体,作为中国川菜产业城的延伸和配套。以“大美乡村的景观、城市生活的品质、人文社区的配置、独树一帜的产业、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作为发展目标,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成为成都市文化地标、产业地标和以郫县豆瓣为核心的产业庄园。
目标已定、思路已清、措施已明,八大乡村振兴示范片正迎着春光踔厉奋发,担起新使命,用实干勇创佳绩,书写郫都区乡村振兴的崭新答卷。